案例1:无锡一位23岁的女孩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手脚不能动弹,不能说话,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脑中风。
案例2:61岁的黄先生,退休后每天都坚持晨跑,不料一天清晨六点左右,被物业发现倒在花坛边,送医后,CT显示为脑出血。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频繁发生……在我国,每7秒就有一人发生脑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中风而死亡,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
但你知道吗?中国人的脑血管病比国外要高得多,老年人的血管更易发生病变,显示出种族倾向性,好比白种人容易得皮肤癌。而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很多脑中风的“防治误区”,更是增加了病发风险。
1,脑中风的四大防治误区
三高、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脑中风易发的高危因素,如果还伴有以下防治误区,无疑是“雪上加霜”。
1,多运动就能预防脑中风?
运动好处很多,如:改善身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但是不科学的运动反而有很大风险。
过早晨练
秋冬季节早上气温相对较低。研究发现:气温下降1℃,收缩压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6毫米汞柱。气温降低,血压更易升高,且温差较大,还会引起血压波动幅度增加,对于一些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易发生脑卒中。
而且剧烈的运动会使血液流向四肢,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左右,选择适宜自身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中老年人撞大树
撞大树虽然和脑卒中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可能会增加胸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颅压。对于有动脉斑块硬化、不稳定斑块等症状的高危人群,可能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诱发脑卒中。
专家建议:撞击可引起血压波动,最好不要撞大树。如果一定要,也要很轻的撞击,类似于摩擦即可。
大幅度旋转头部
旋转、屈曲的幅度过大,血管会受到很大的张力,血管内膜容易发生破裂,甚至出现血管夹层,诱发卒中风险。
提示:旋转、屈曲的幅度每个人是不同的,但回头时不要太快,旋转、屈曲的幅度不要太大,一般来说50度以内比较安全。
2,只要吃阿司匹林就能预防卒中?
阿司匹林被当做“救命三宝”之一,很多人都拿它来预防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甚至认为一旦出现卒中等危急情况,一口气吃三片能急救!它真的那么神奇吗?
阿司匹林≠保险箱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能防止血小板聚集,有预防动脉血栓的作用。
适宜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冠心病人群、中风或短暂脑缺血发作人群、心源性卒中等人群,且要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长期服用。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阿司匹林在健康人群中不能显著降低脑血管病的风险,反而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注 意:
① 如果写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是饭前半小时吃;如果只写了阿司匹林,为了避免伤害到肠胃,建议饭后吃。
②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需等待血压降低(<150/90mmHg)稳定后再开始服药。
③ 消化道疾病患者、哮喘及过敏人群、血小板过低人群、肝肾功能减退、痛风患者、需进行手术或在服用有其他药物人群,服用前需咨询医生。
3,按摩活血=防治中风?
人体有很多穴位,通过按摩能疏通经络,缓解疲劳,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不专业的按摩,反而可能增加卒中风险。
案例:27岁的小张和同事在洗浴中心请技师做了颈部按摩,结束没多久,小张就感到身体不适,继而被送往医院,第二天因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小张系因按摩导致颈部错位,引发脑梗塞死亡。
颈部按摩力量过分大或屈曲旋转幅度过分大,会增加血管破裂,甚至中风的危险,特别是颈动脉。
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及外膜三层构成,但血管内膜比较薄弱,受到外力时容易撕裂,从而导致血液顺着破裂的口子进入内膜与中膜之间,使血管内挤压,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诱发急性梗死。也可能导致血栓脱落,诱发脑中风等高危疾病。
建议:按摩最好到正规医院做,且尽量避免按摩颈动脉窦。
4,定期输液可以预防中风?
不少老年人认为:每年定期输液2次,可以疏通血管,防止中风的发生。其实不然。
首先,输液不是用水冲水管子,一头进,一头出,而是需要进行密闭的体液循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
其次,对老年人来说,输液增加的容量负荷影响更大,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衰、肺部感染等。
更何况,药物治疗是把“双刃剑”,不仅要考虑脏器负担,还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一旦出现,比口服用药可能更危险。
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这样的慢性病,降低危险因素、坚持有效的降压、降脂、降糖、降尿酸等,并且将它们控制在理想的目标值范围内,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2,脑卒中的10个预警信号
大多数脑卒中在发作之前都有一些预警信号提醒,这时候应立即去医院进行确认,及早治疗。
脑血管崩溃前的10个信号
1.剧烈头痛或疼痛加重,可能还伴有恶心、耳鸣;
2.眩晕难受,甚至摔倒在地;
3.一侧麻木,尤其是肢体无力,情况更危急;
4.眼前蒙黑,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一只眼睛视物不清,甚至有重影;
5.舌根发硬,说不清话或吞咽困难;
6.喝水、进食等过程中,经常莫名的出现呛咳;
7.哈欠连天,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如东西明显拿住时却掉在地上;
9.常流鼻血,如果高血压患者经常流鼻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非常疲惫、睡不够。
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
3,保护血管的三大营养素
秋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对部分群体来说,适当补充三大营养素,可以辅助保护血管,预防中风的发生。
1,叶酸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高血压患者有一条特征颇为突出:叶酸水平整体偏低,而致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同型半胱氨酸与以中风和冠心病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因此,科学的补充叶酸可以达到保护血管的功效。
《美国医学会杂志》曾报道过:一天一两片叶酸(0.8毫克),能使中风风险下降21%。而北京大学一项后续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低的高血压患者才是叶酸受益最明显的人群,补充叶酸后其风险下降程度可以达到73%。
高血压患者在注重降压药的同时,平时科学补充叶酸,也可以辅助降低卒中风险。
比如:适当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菜,动物的肝、肾等;多采用凉拌的烹饪方式,少用炒煎炸的烹饪方式。
若有需要,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叶酸补充剂。
2,虾青素
血管疾病常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偏高有关。
坏胆固醇会聚集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稳定性斑块,使血管变窄,血流受阻,甚至闭塞,进而诱发冠心病、脑缺血、主动脉瘤、缺血性坏死等疾病。
甘油三酯是坏胆固醇的帮凶,加快血管病变。当体积较大的坏胆固醇无法侵入间隙较小的血管时,甘油三酯能将它变得“小而密集”,使其顺利侵入血管,形成大斑块。
而天然虾青素能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并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来帮助改善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虾青素还可以显著提高血管的抵抗力,恢复血管内外渗透压失去的平衡;其强大的抗氧化性对大脑和神经中枢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富含虾青素的食物有紫菜、海带等藻类;沙丁鱼、金枪鱼等深海洋鱼类;北极贝、海蚌等贝类。
3,精氨酸
一氧化氮直接对血管健康起作用,可帮助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破裂。
但人在30岁以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的水平就在下降;五六十岁后,会下降得非常厉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是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摄入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在体内产生一氧化氮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从而扩张动脉血管,使得血压降低,改善血流,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目的。
人每天需要的精氨酸在10~20克,饮食中可以多摄取花生、杏仁、核桃等坚果;也可以选择蚕豆、黄豆等豆类分早中晚三次食用,多咀嚼以更好吸收精氨酸。